贵大新闻网讯(文字/庞爱忠 实习记者 刘小庆)“我们不仅要自身杜绝‘四风’,还要建立良好家风,同事之间也要时常‘扯扯袖子’、提提醒。”6月30日,校党委书记杨未为机关党委所辖党组织党员处级干部和45岁以下党员科级年轻干部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她要求并鼓励大家,当好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对党忠诚老实的模范践行者、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为准则。今年以来,校党委通过专题党课、专题培训、警示教育大会、宣讲活动,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入脑入心,以沉浸式教学、案例剖析、情景演绎等创新形式,覆盖全校党政干部、年轻干部及关键岗位人员,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学习成果转化为锤炼党性、改进作风、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淬作风之刃、铸实干之基
好作风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风。6月13日,“加强作风建设 提升干部能力 做强贵州大学”专题培训以沉浸式教学拉开帷幕。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任继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牢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论述》为纲,通过“理论解析+正反案例”双轨教学,剖析三观建设的时代内涵。300余名党政群部门处级干部、新提拔干部在情景模拟中身临作风建设现场,参训人员分组开展以案说责、以案促改研讨,将心中有戒的警示转化为想干事、能干事的行动自觉。
“该如何践行?”这个问题也在一次次培训中得到了答案。校领导在专题培训会上锚定培训坐标:以学铸魂,明确“权为师生所用”的政治立场;以干促行,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双一流建设的实招;以廉正身,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建立问题查摆台账式整改机制。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案为鉴,可以明法纪。专题培训推出警示教育情景剧《隐形变异的腐败陷阱》,让参训干部身临其境感受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以身边案例为“鲜活教材”,以“案中人”警示“身边人”,深刻揭示作风问题本质是思想防线松动。
筑廉洁防线、固思想之堤
6月3日,贵州大学党风廉政建设暨警示教育大会以“以案为鉴、正风反腐”为主题,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宋宝安院士强调,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要压实责任链条,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会议通报了2024年以来问题线索查处情况,以“数据+案例”揭示作风问题本质是思想防线松动的深层逻辑。与会人员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在“身边人”的真实案例中经受精神洗礼、完成思想蜕变。
6月10日,校党委书记杨未到机关党委调研时说,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做好表率,要积极思考如何在作风改进上持续下功夫,围绕师生,服务师生,优化办事流程,切实抓好整改落实,要把学习教育整改落实工作与高校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及教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结合起来,统筹推进,确保改有成效。杨未在东校区博学楼开展现场调研座谈时,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美术学院等16家基层党委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她强调要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充分发挥基层党委书记“关键少数”的头雁示范引领作用,始终做到重要内容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确保对党员干部学习指导切实有效。
燃青春之火、砺奋进之锋
“宣讲员不能只做理论的搬运工,要有一双沾满泥巴的脚,到田间地头去搜集冒热气的素材。”5月14日,青廉宣讲团的情景演绎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五组宣讲员以《给父亲的回信》《“围猎”日记》等原创作品,通过革命先辈廉洁事迹与当代青年“扣好第一粒扣子”的对话,将桥筑廉心的寓意融入情景剧。260余名3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关键岗位人员在《青春不染 清风自来》的朗诵中,感受“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现实警示。
期间,校领导作《严守规矩 不逾底线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辅导,聚焦年轻干部廉洁教育,强调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性,提醒同志们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严守纪法,筑牢信念,锤炼能力,坚守防线,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生动的宣讲,深刻的启示。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加强作风建设,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
编辑:张蝉
责编:李旭锋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