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至19日,贵州大学易格实践队前往贵州省遵义市茅垭镇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依托“童伴之家”开展多样的小组活动,通过趣味课堂、手工创作、互动游戏等方式,与孩子们展开心灵上的交流,为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在“双防”宣讲活动中,实践队为留守儿童开展防性侵和防溺水安全专题宣讲,协助强化留守儿童安全意识。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场。贵州大学易格实践队供图
通过防溺水情景剧、防溺水知识卡和防溺水飞行棋等形式复习巩固防溺水知识,小朋友们在玩中学、玩中用,能熟练掌握发现有人落水的措施、预防溺水的方法、防溺水“六不准”、落水后的自救方法以及不下水不野泳等防溺水知识。
防性侵宣讲环节,实践队员围绕“身体隐私部位”讲解“六大危险接触”,引导小朋友们对危险接触勇敢说“不”,并介绍了如何拨打12355青少年保护热线寻求帮助,教育孩子们要警惕熟人“关爱”或“威胁”、防范网络陷阱等新型风险。
在“解锁职业概念,手绘生涯华章”为主题的启蒙活动中,实践队员以“生涯彩虹图”“职业规划卡”等趣味活动展开,帮助孩子们启蒙职业认知,展开未来畅想。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场。贵州大学易格实践队供图
实践队员精心组织益智游戏、户外运动、手工制作、绘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与“童伴妈妈”一起为孩子们提供情感支持与心灵慰藉。
在成语接龙环节,孩子们举起小手争先恐后地回答,实践队成员为孩子们讲解成语典故和故事。在绘画环节,让孩子们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心里的色彩”。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场。贵州大学易格实践队供图
在户外游戏环节,实践队员带领孩子们一起玩“老鹰捉小鸡”“桃花朵朵开”“123木头人”“火炬接力”等趣味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增进友谊,培养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孩子们清脆的欢笑声、紧张的惊呼声,化作童年灵动的乐章。
编辑:冯月成 韩晓梅
责编:岳莹
编审: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