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生
在校学生
国际学生
教职员工
贵大校友
EN
导航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标识校训
贵大校歌
历史沿革
教坛先导
岁月留痕
亲切关怀
校园掠影
党建思政
学院设置
学院
管理机构
党群部门
行政部门
直属部门
校直科研机构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总览
重点学科
博士点
硕士点
博士后流动站
科学研究
获奖成果
科学技术网
人文社科网
重点实验室
人文科学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
师资总览
优秀人才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毕业生就业
人才招聘
人才引进
博士后流动站
人事处网站
信息公开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公开信息
年度报告
采购招标信息
应急管理
经费管理
学校服务
贵大校历
网络服务
办公邮箱
后勤服务
医疗服务
校园地图
导航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标识校训
贵大校歌
历史沿革
教坛先导
岁月留痕
亲切关怀
校园掠影
党建思政
学院设置
学院
管理机构
党群部门
行政部门
直属部门
校直科研机构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总览
重点学科
博士点
硕士点
博士后流动站
科学研究
获奖成果
科学技术网
人文社科网
重点实验室
人文科学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
师资总览
优秀人才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毕业生就业
人才招聘
人才引进
博士后流动站
人事处网站
信息公开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公开信息
年度报告
采购招标信息
应急管理
经费管理
学校服务
贵大校历
网络服务
办公邮箱
后勤服务
医疗服务
校园地图
角色
未来学生
在校学生
国际学生
教职员工
贵大校友
语言
EN
贵大答卷
首页
/
贵大答卷
贵大答卷
2024.01.23
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院士参加2024年全国绿色农药创新发展论坛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年度总结会
1月21至22日,2024年全国绿色农药创新发展论坛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年度总结会在青岛召开,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院士参加会议。会议邀请了陈温福、陈剑平、张洪程、康振生、柏连阳、周卫等院士及国内绿色农药创制领域多位专家学者,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进行总结,共商绿色农药创新发展大计。宋宝安代表项目牵头单位向各位院士以及参加会议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并介绍了项目总体状况。各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项目和课题年度进展情况,包括组织与执行情况、重要研究进展与亮点成果、存在问题和建议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与会专家组对各课题执行情况分别进行了咨询和指导,指出该项目总体进度良好,并从组织管理、目标凝练、成果产出和应用等方面对项目和子课题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据了解,“生态友好无公害杀菌剂和抗病毒剂创制与产业化”和“绿色除草剂新品种创制与产业化应用”两个项目主要针对我国作物重大真菌、细菌、病毒病害防治及恶抗性杂草防除缺乏高效、低风险药剂的关键科学问题,集中全国优势团队开展生态友好无公害杀菌剂、抗病毒剂及绿色除草剂新品种创制与产业化联合攻关,旨在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日益严重的病害和草害问题提供
2024.01.15
从“博士村长”到“博士工程师”:贵州大学青年学子“科研+实践”写好产业论文
2023年11月,随着贵州大学、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共同举办的“贵州大学‘博士工程师’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红铝(AL)”专项赛拉开序幕,贵州大学又掀起了科技创新的热潮。企业出题,高校解题。降低电工圆铝杆表面缺陷,减少圆铸锭拉裂、拉痕、弯曲的表面缺陷……赛题榜单聚焦行业发展需求,引导青年学子从实践出发,积极攻克制约行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难题,从“博士村长”到“博士工程师”,贵州大学青年学子紧紧围绕主战略主定位,以“产业 专家 基地 博士村长/工程师”工作模式,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四新”“四化”,书写“四化”大论文。赋能乡村振兴 强农促增收“冬季修剪能有效改善光照,调控产量和品质,提高果园效益。我们可以围绕树体的‘自然开心形’,进行冬季修剪……”2023年12月12日,贵州大学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省水果专班副班长文晓鹏教授带领着贵州大学“博士村长”樱桃产业团队,来到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科研基地,开展修剪技术培训与实践活动。文晓鹏教授现场教学樱桃树修剪实操“你们看,这些病弱枝干、重叠枝叶都需要剪掉……”在现场,文晓鹏教授通过理论 实践的方式,为学生们详细讲解了
2024.01.15
我校农学院举行“博士村长”国际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启动暨授旗仪式
近日,农学院举行2024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启动暨授旗仪式。副校长张大林出席活动。研工部部长张小彬、副部长綦娅,农学院院长潘学军、党委副书记王明、教师工作处博士后管理工作科科长刘涛等教师,博士后和研究生代表参加活动。潘学军在致辞中强调,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农学院学子应聚焦热点,带头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让贵州大学在贵州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凝练的农业科技成果能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花结果。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是由贵州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学科研究生和外籍博士后联合发起的“博士村长”国际行志愿者活动,将利用“互联网+”平台将贵州省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取得的经验分享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人员,旨在践行“一带一路”的宗旨,为实现共享和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贡献。孙静娥博士和Mir Nizamani博士后(巴基斯坦籍)对项目计划分别进行介绍。张大林为博士后代表Mir Nizamani授旗。他指出,本次活动意义重大,是贵州大学“博士村长”计划的新尝试,植物保护学子应以推动贵州大学和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学科的国际化为己任,牢记初心,砥砺前行,同时,他要求农学院提前做好安全预案,
2023.12.28
贵州大学:走出实验室 落地在田间
最近,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一年级学生李建专,正忙着将他学业生涯的第一个研究成果落地。今年10月,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揭榜挂帅”专项赛中,他和团队负责的《横扫千“菌”——20%氟苄噁唑砜悬浮剂的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植物病害绿色防治新技术”赛题的“擂主”,并与发榜单位之一的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推动这款创新性的绿色杀菌剂应用于广大乡村,实现大学生创新成果与社会、市场、产业的对接融合。“‘挑战杯’赛事首次落户贵州,要拿出主场作战的决心和实力。”李建专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是他第一次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参加“挑战杯”国赛。2023年5月,中国农药工业协会联合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榜单,当时即将硕士毕业的李建专毫不犹豫地“揭榜”。根据赛题,参赛项目需围绕国内外缺乏的植物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展开,这与李建专所在实验室的研究方向高度契合。很快,他得到了深耕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治新技术研究领域的青年教授宋润江的指导,组建起了参赛团队。据了解,常见的植物细菌性病害有水稻细条病、水稻白叶枯病以及柑橘溃疡病等,不
2023.12.19
“三位一体” 助力乡村振兴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开辟农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新路径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2004年11月,前身可追溯到1941年成立的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农业经济系。历经80余年的积累,已成为贵州省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教学科研基地。学院积极秉承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聚焦服务多民族山区脱贫攻坚的教学理念,通过科研、农场实战化训练、沉浸式服务脱贫攻坚等教学方法,探索出教学、科研、扶贫“三位一体”紧密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法,培养了一批有情怀、有担当、愿意扎根基层服务脱贫攻坚的人才。以终为始 师生全过程参与科研学院直面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凝聚师生团体智慧开展研讨论证,将现实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有效设计调研方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地调研。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问卷调查或访谈,以获取实地调研案例和数据,通过统计分析、计量分析与质性分析等方式,撰写学术论文和咨询报告等进行成果总结。经过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聆听,形成了“选题论证+调研设计+成果总结”的师生全过程参与科研模式,提升了师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近10年来,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撰写发表学术期刊论文60余篇、调研报告100余篇,其中朱书维、胡怡等参与完成的《大学生到农村社区就业的工作意愿、存在
2023.12.11
贵州大学农业机械团队: 在希望的田野上深耕未来
2021年,贵州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只有44.6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8个百分点,因此,提高贵州省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稳住现有种植面积,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贵州大学作为贵州省唯一的农机专业办学单位,充分发挥学校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肥一体化三大核心技术团队力量,立足贵州丘陵山区特点,组织实施“三个一批行动”,着力解决农业生产装备落后、技术匮乏、人才短缺三大瓶颈问题,助推贵州丘陵山区农机稳步提升。初春时节,伴随着自走式垄上穴施肥起垄机发动机“哒哒哒”发动的声音,张富贵及其团队成员在田地里开始忙着整地、起垄,有了起垄机的加入,不一会儿,一片地很快完成。“各式各样的农机进入田间地头,能够大大地提高耕作效率,从而节约时间、节省人力成本。”张富贵说。张富贵是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的教授,也是农业机械团队的主力军。“贵州是丘陵山区,不光提供粮食作物,还提供品种丰富的水果和蔬菜,我们不仅要让我们的‘米袋子’鼓起来,还得让‘菜篮子’和‘果盘子’也鼓起来。所以,贵州必须要搞农机化,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为了让贵州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篮子”鼓起来,保障国家粮
每页
6
记录
总共
1369
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7
/
229
跳转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