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喜获佳绩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公布了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的评审结果,我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立项工作上取得突破,共有28项课题获得立项,其中面上项目23项,资助专项5项,总经费598万元,创历史最高成绩。
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方面的重要体现。面上项目是自然科学基金最主要和最基本的项目类型,旨在资助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创新性研究课题。此次获得立项资助的28项课题中,生命科学部9项,其中资助专项1项;化学科学部3项,数理科学部7项,其中资助专项3项;地球科学部2项,工程材料科学部3项,其中资助专项1项;信息科学部2项,管理科学部2项。
总体来说,理学院今年成绩最为突出,获得了创纪录的9项。农学、生命科学、动物科学等农类学院组织有序,教师申报积极性高,共获得8项。
2004年新贵大组建后,原贵州大学和原贵州工业大学在科研方面互补后的优势凸现,当年获得了突破性的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年来,我校在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办学方针的指引下,结合学科实际,在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对有优势的研究目标进行深层次的凝练,对研究队伍按照学科发展和国家的重大需求进行整合,这些举措使得我校的研究方向与国际上相关学科的前沿接轨,从而在很多热点领域形成优势力量。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我校还加强了对基金申请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保障了各项申请工作的顺利进行。科研处多次召开研讨会,邀请专家向我校的老师讲解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方法。另外,学校还加大了对申请者的奖励力度,没有获得立项的课题,在校内专家评审后,也给予了不同额度的奖励。这些措施提高了教师们申报自然科学基金的热情,今年我校共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申请课题130多项,比2005年增长了近40%。
具体情况如下:
序号 项 目 申请人 学院 资助金额 1 时标动力系统的最优控制 韦维 理学院 24万元 2 生物聚合物混合光谱检测机理与方法研究 唐延林 理学院 29万元 3 城市道路交通若干问题研究 陈叔平 理学院 30万元 4 高beta环位形等离子体中的离散阿尔芬本征模及其动力学不稳定性 胡双辉 理学院 30万元 5 部分取代改性瓜环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陶朱 理学院 24万元 6 以植物多酚姜黄素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新型作用机制抗肿瘤化合物 胡德禹 精细化工研究中心 24万元 7 具有抗烟草花叶病活性手性氰基丙烯酸酯合成 宋宝安 精细化工研究中心 26万元 8 多基因系谱学对曲霉、青霉和拟青霉分类形态特征的研究 康翼川 生化工程中心 25万元 9 与癌症有关的Bloom和Werner综合症的ReeQ解旋霉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研究 许厚强 动物科学学院 21万元 10 野生二粒小麦抗条锈病新基因的鉴定与分子定位 程剑平 农学院 21万元 11 刺梨合成和大量积累维生素C的分子生理研究 安华明 农学院 21万元 12 利用SSII技术研究刺梨自粉病高抗株系防卫反应的分子机理 文小鹏 23万元 13 杜仲胶颗粒, 形成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 赵德刚 生命科学学院 25万元 14 被毛孢(Hirsutella Pat)及其近缘虫生束梗孢真菌资源调查及经典分类 粱宗琦 生命科学学院 20万元 15 中国片角叶蝉亚科区系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 李子忠 农学院 24万元 16 高砷煤矿区环境中碳酸盐岩制约下As的迁移与转化机理研究 吴攀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3万元 17 贵州寒武纪棘皮动物及杷榔动物群的研究 赵元龙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36万元 18 高炉炼铁用烧结矿粘结相的微观组织和矿相成因研究 赵跃萍 材料学院 28万元 19 冷拉伸滚压精密成型技术基础研究 王自勤 机械工程学院 32万元 20 变量喷雾中生物量的实时检测方法与技术研究 张富贵 机械工程学院 8万元 21 基于MgB2薄膜的滤波器研究 张正平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9万元 22 广义信息集与若干博弈问题的研究 向淑文 理学院 16万元 23 面向喀斯特地区生态重建的资源型企业产业转型及管理研究 李烨 管理学院 17万元 24 低维量子系统输运行为研究 蔡绍洪 理学院 8万元 25 理论物理前沿 胡林 理学院 12万元 26 拓扑学骨 韦维 理学院 8万元 27 第五届E工程及数学企业国际会议 谢庆生 8万元 28 温室蔬菜害虫的真菌防治研究 刘爱英 生命科学学院 8万元






